《求是》雜志近日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文章指出,2023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需要從戰略全局出發,抓主要矛盾,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關鍵環節,綱舉目張做好工作。文章將“預期”和“信心”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和發力方向,綱舉目張,進行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部署。今天,黨建網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部分相關重要論述,邀您一起學習體悟。
2022年4月21日上午,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在海南博鰲舉行,習近平以視頻方式發表題為《攜手迎接挑戰,合作開創未來》的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關鍵環節,綱舉目張做好工作
中國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不論世界發生什么樣的變化,中國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會動搖。
——2022年4月21日,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要努力克服目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一些困難,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抓好各類風險防控,抓好安全生產,抓好維護社會穩定各項工作,保持人心穩定,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2022年10月12日,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屆七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戰略全局出發,抓主要矛盾,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關鍵環節,綱舉目張做好工作。
——2023年2月16日,習近平文章《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
2022年6月17日晚,習近平應邀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二十五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全會并致辭。新華社記者 陳嬙 攝
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中國經濟總體發展勢頭良好,去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實現了較高增長和較低通脹的雙重目標。雖然受到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巨大壓力,但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前途充滿信心。
——2022年1月17日,習近平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上的演講
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中國將繼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開放,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2022年6月17日,習近平在第二十五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全會上的致辭
綜合判斷,我國發展仍具有諸多戰略性有利條件,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只要貫徹落實好中共中央決策部署,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就一定能夠抓住歷史機遇、贏得發展先機。大家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和對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針對新情況新問題深入調查研究,及時反映社情民意,多獻務實之策、多謀長遠之計。
——2022年7月25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的講話
新年前夕,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互聯網,發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篤定信心、穩中求進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的重點要放在穩住經濟運行上,確保增長、就業、物價不出現大的波動,確保金融不出現區域性系統性風險。“進”的重點要放在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上,確保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新成效。“穩”和“進”要相互促進,經濟社會平穩,才能為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創造穩定宏觀環境;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取得實質性進展,才能為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創造良好預期。
——2014年12月9日,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要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時,統籌做好“六穩”工作。要堅定信心,看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疫情的沖擊只是短期的,不要被問題和困難嚇倒。要加強經濟運行調度,盡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努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要抓好在建項目復工和新項目開工。要穩定居民消費,發展網絡消費,擴大健康類消費。要積極推動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要在金融、用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幫助渡過難關。
——2020年2月10日,習近平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的講話
今天的中國,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各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蓬勃興起,沿海地區踴躍創新,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東北振興蓄勢待發,邊疆地區興邊富民。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只要篤定信心、穩中求進,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
——2022年12月31日,習近平發表的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
轉載自:黨建網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