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腳步不止。2021年已經過去。
這一年,觸動人心的國家大事不斷,我們為建黨百年取得的偉大成就歡欣鼓舞,為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開啟而斗志昂揚。
這一年,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一系列關乎建筑業發展的大事、政策不斷,行業改革發展趨勢進一步明確,困難與挑戰明顯增多,機遇與風險并存。
在此,通過10個關鍵詞,回顧過去一年建筑業改革足跡,展望行業發展未來。
01
持續健康發展
推進改革向更深層次挺進
近年來,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推動建筑業“自上而下”改革的意志非常堅決。回顧2021年,可以清晰地看到,建筑業改革一直沿著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持續推進。
《意見》是國家專門為建筑業出臺的“頂層設計”文件,是從經濟發展整體和全局出發而出臺的重要政策。《意見》帶來的沖擊余韻,將持續指導行業政策的制定、引領企業轉型方向。
行業企業在轉型發展中,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視角看待改革,正視困難、抓住機遇,在新發展格局中構建競爭新優勢。
02
綠色發展
建筑業徹底告別粗放型發展模式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于建筑業而言,《意見》吹響了行業徹底告別粗放型發展模式的號角。
《意見》系統構建了城鄉建設綠色發展轉型的基本方法論,繪就了城鄉建設發展的清晰路徑,科學規劃了工程建設各層面、各領域、各階段的發展藍圖。可以預見的是,“十四五”期間,綠色將成為建筑業改革發展的“底色”。
03
“雙碳”目標
抓住碳達峰碳中和機遇
2021年,國家相繼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在頂層設計統領下,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和煤炭、電力、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的實施方案將陸續發布,與科技、碳匯、財稅、金融等保障措施一起,共同形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
在“雙碳”目標下,涉及建筑設計、施工及運營全過程的產業鏈將被顛覆,并將強化綠色化、工業化趨勢。建筑領域的節能減排,不是簡單通過局部調整可以實現的,必須認真規劃、逐步改革。建筑領域降碳對先進技術、新型裝備的需求,將催生新的發展機遇。
04
智能建造
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
2021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結各地、企業經驗做法,先后發布了第一批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第一批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典型案例清單。
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到經驗、典型案例出爐,可以看出,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對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重視程度和迫切要求。
智能建造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數字化技術為支撐,實現建造過程一體化和協同化,并推動工程建造工業化、服務化和平臺化變革,從而交付以人民為中心的綠色建筑產品。這需要行業企業抓住關鍵領域和短板,改革創新,推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05
資質管理制度改革
推動建筑業強化“優勝劣汰”趨勢
2021年5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的通知》。隨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建筑業“證照分離”改革銜接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停止受理三級、丙級等60余項資質申請,建設工程企業資質類別進一步簡化。通知進一步體現了“淡化企業資質、強化個人執業資格”的改革方向。
2021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取消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審批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通知》《建筑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等文件,從源頭梳理資質架構的意圖明顯。
“十四五”期間,建筑業資質改革將進一步深化。
06
“兩新一重”
央企依然是參與的主力
2021年,國家聚焦“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和短板弱項,擴大有效投資,加強系統性布局,加快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建設,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強城市防洪排澇設施建設,推進一批重大工程建設,為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1年年初,“兩新一重”被各地紛紛寫入投資計劃,新基建投資增速加快,鼓勵民營資本參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兩新一重”建設成為亮點。
由于“兩新一重”項目的特殊性,目前來看,央企依然是參與的主力。就新基建而言,多數傳統建筑業企業感受到的是5G、特高壓、新能源充電樁等業務的“行業壁壘”,更關心的仍是基礎建設業務。行業企業大規模參與到新基建之中,需要企業在戰略、人才、技術等方面調整。這種狀況,也折射出建筑業企業轉型發展的迫切性、必要性。
07
分化
多元化與專業化并行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下半年,1家特級、6家一級建筑業企業申請破產重組/清算。
進入新世紀之后,建筑業經歷了快速發展階段,逐漸進入發展平緩期,行業快速發展帶來的粗放式經營模式弊端隨之逐步顯現。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改革深入推進,行業出現分化。一方面,部分龍頭企業通過轉型,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通道,在PPP、EPC等模式的影響、帶動下,大型建筑業企業紛紛成立涉及投資、金融、財務、咨詢、采購、運營等的子公司,打造全產業鏈綜合性工程建設集團。另一方面,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在市場萎縮的情況下生存遇到困境,整合重組加速進行。
隨著市場結構的進一步演變,并購重組的節奏也將進一步加快。
08
專精特新
智能建造等新興領域將率先誕生“小巨人”
2021年,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密集出臺。9月,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致力于成為“有效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專業化發展平臺”。“專精特新”指的是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的企業,“小巨人”企業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
近年來,建筑業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借助政策扶持,向“專精特新”發展,尤其是與新技術融合,拓展新發展空間,將是建筑業中小企業發展機遇,也是未來轉型重要方向。云南、山東等地在打造“專精特新”建筑業企業方面已出臺相關文件。
目前來看,在智能建造、裝配式建筑、數字建筑軟件企業等領域率先涌現出“專精特新”“小巨人”的可能性極大。
09
規范化發展
改善行業發展環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2021年6月11日,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2021年度注冊建造師執業資格“雙隨機”檢查(第一批)結果,1200名建造師中,1125人不合格,原因是2020年以來,注冊期間存在社保繳納單位與注冊單位不一致情形。6月28日,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2021年度注冊建造師執業資格“雙隨機”檢查(第二批)結果,共檢查2171人,其中1196人在2020年以來,注冊期間存在社保繳納單位與注冊單位不一致情形,即為“掛證”。
“考證族”有意通過“掛證”獲取非法利益,卻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2017年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即“四庫一平臺”)實現全國聯網后,建筑市場實質上已經進入監管的新時代。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上,因“掛證”而導致建造師注冊許可被撤銷的通知經常躍入大眾視野。
打擊“掛證”行為背后,是行業主管部門對于推動行業市場化、規范化、法治化發展的不懈努力。“中國建造”品牌的打造,需要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而行業發展環境的改善,需要每一位建筑人的努力。
10
農民工權益保護
用工制度改革必須不斷深入
2021年11月1日起實施的《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規定》,成為解決建設領域欠薪問題的一項重要兜底保障措施。同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暫行辦法》。
近幾年,拖欠農民工工資成為了“高壓線”。落實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發放工資“誰承包誰負責”原則,設立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建立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制度,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制度的“籬笆”扎得越來越緊。農民工權益保障,不僅關系到農民工切身利益,還關系著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健康發展。
未來,進一步保障建筑業農民工合法權益,建立工資保障、勞動保障、失業救濟、醫療保障、養老金制度等,將是各界關注的重點。在這種情況下,建筑業用工制度改革必須不斷深入,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行業企業加快轉型步伐。
轉載自: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