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記者申鋮)11日,隨著財政部、審計署等部門陸續公布2020年部門預算,一年一度的中央部門預算公開拉開大幕。
面對吃緊的財政收支,今年中央部門如何過好“緊日子”?怎樣將“錢用在刀刃上”?讓每一筆資金花得更有效?在今年102個中央部門公開的預算“賬本”中,可以找到答案。
壓減支出,“錢花得更節約”
“2020年,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減一般性支出,把錢用在刀刃上”——打開財政部2020年部門預算,這句往年沒有的“卷首語”映入眼簾。
在當前應對疫情沖擊的特殊時期,財政收支形勢嚴峻程度前所未有,政府如何過好“緊日子”尤為關鍵。
“今年中央部門在公開預算時,要公開貫徹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減支出等情況。”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說。
下降 6.9%、5.6%和3.6%——記者在查閱審計署部門預算時發現,相較于2019年執行數,今年安排在行政運行、機關服務、事業運行項目上的預算均有所減少,個別項目預算降幅達50%。
“三公”經費也是中央部門“勤儉節約”的一大著力點,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貿促會等部門壓縮力度超過50%。
政府過“緊日子”,是為了讓人民群眾過“好日子”。
“中央部門預算,是觀察政府如何貫徹落實‘過緊日子’的一個窗口。”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說,通過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可節省下更多的資金和財力,用于促進國家發展和民生福祉。
推進項目支出預算公開,“錢花得更明白”
對于公眾來說,不僅關心各部門公開的預算“賬本”是否詳細、全面,還關心“賬本”里的各項支出是否花得“明明白白”。
教育部“‘勵耕計劃’教育助學項目”,生態環境部“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管理項目”,國家醫療保障局“醫療保障體系建設項目”,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促進婦女兒童事業發展與婦女兒童維權項目”……今年,項目支出預算公開是一大看點。
“今年部門公開的項目數量為83個,相較去年,公開范圍進一步擴大。”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說。
具體來看,公開的項目內容包含項目概述、立項依據、實施主體、實施方案、實施周期、年度預算安排、績效目標等。
專家表示,推進項目支出預算公開,有利于督促各部門改進預算編制、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通過加大項目支出預算公開力度,可更好體現各部門的經濟活動和履職情況,增強部門預算透明度,促進公眾對政府‘花錢’進行監督。”汪德華說。
突出績效導向,“錢花得更有效”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提質增效,各項支出務必精打細算,一定要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
如何實現這一要求?在業內人士看來,通過加大預算績效管理力度,可硬化責任約束,實現花錢問效、無效問責,進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獲得新品種、新材料、新產品等技術成果不低于60個,新技術(品種)推廣面積不小于200萬畝……在農業農村部的部門預算中,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項目“曬出”了各項績效目標。
“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安排突出績效導向。”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除涉密部門及涉密信息外,提交全國人大審議項目的中央部門,公開提交審議項目的文本和績效目標表。重點項目績效目標公開范圍進一步擴大,今年達到109個。
汪德華認為,加大重點項目績效目標公開力度,可更好反映各部門在特定事項上的履職情況和效果,強化部門責任意識,督促部門加強資金管理,推動政策落實“不跑偏、不走樣”。
自2010年首次公開以來,我國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已進入第十一個年頭。
“總體來看,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提升。”汪德華說,這將進一步打造“陽光財政”,推動花好每一筆寶貴的資金,促進政府支出更科學、更規范、可有效。
轉載自:新華網